编号 |
题 名 |
作 者 |
刊 名 |
年/卷/期/页码 |
作者排序 |
1 |
关于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 |
杜惠兰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2,32(04):443-444 |
1 |
2 |
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
杜惠兰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1,31(01):120-122 |
1 |
3 |
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杜惠兰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05(06):109-111 |
1 |
4 |
加强中西医结合师资培训的必要性及模式初探 |
杜惠兰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05(06):166-167 |
2 |
5 |
《中医药法》为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提供了法律支撑 |
李恩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7,37(02):136-137 |
1 |
6 |
我走上中西医结合之路的足迹与感悟 |
李恩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7,37(08):901-903 |
1 |
7 |
实验诊断在历版《诊断学》教材中的演变与启示 |
梁文杰 |
重庆医学 |
2017,46(03):415-417 |
1 |
8 |
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启示与思考 |
李恩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6,25(05):457-458 |
1 |
9 |
基于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
张凤华 |
时珍国医国药 |
2016,27(03):741-742 |
1 |
10 |
新式兴趣元素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
王香婷 |
中医药导报 |
2016,22(20):124-125 |
通讯作者 |
11 |
微课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
杨帆 |
中医教育 |
2016,35(03):37-39 |
1 |
12 |
浅析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
高隽 |
高教高职研究 |
2016(14):148 |
2 |
13 |
诊断学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
刘彦双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
2016(10):89-90 |
1 |
14 |
中医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
狄晶 |
新课程(下) |
2016(04):6 |
1 |
15 |
中西医在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结合位点 |
梁文杰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5,35(06):645-647 |
1 |
16 |
中医类专业的实验诊断学双语教学调查分析与教学模式探索 |
梁文杰 |
中医教育 |
2015,34(05):31-33 |
1 |
17 |
情境式案例教学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
方朝义 |
河北中医药学报 |
2015,30(03):62-64 |
4 |
18 |
河北省中医药人才教育项目学员脉诊信息问卷调查 |
方朝义 |
河北中医 |
2014,36(04):638-640 |
通讯作者 |
19 |
从中西医思维方式比较看未来中医学的发展 |
李恩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3,22(03):340-342 |
3 |
20 |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几个认识问题 |
李恩 |
疑难病杂志 |
2012,11(01):1 |
1 |
21 |
实验诊断学在现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应用分析 |
梁文杰 |
河北中医药学报 |
2011,26(02):47-48 |
1 |
22 |
中西医结合本科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
贲莹 |
河北中医药学报 |
2011,26(04):44-45 |
1 |
23 |
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
贲莹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
2011(12):17-18 |
1 |
24 |
应用模拟教学强化临床技能训练 |
司秋菊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1(18):122-123 |
1 |
15 |
临床实用型医学生实践技能多元化模式培养研究 |
司秋菊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
2011(09):67-68 |
1 |
26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网络课程建设 |
丁英钧 |
河北中医药学报 |
2010,25(04):45+48 |
1 |
27 |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案例教学调查分析 |
段彦苍 |
河北中医药学报 |
2010,25(02):47-48 |
1 |
28 |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教学的体会 |
成秀梅 |
河北中医药学报 |
2009,24(04):45-46 |
1 |
29 |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结合点的探索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
成秀梅 |
时珍国医国药 |
2009,20(11):2849-2850 |
1 |
30 |
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融合的教学实践 |
司秋菊 |
时珍国医国药 |
2009,20(10):2536-2537 |
1 |
31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阶段目标及实施方案初探 |
丁旭 |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2008(03):14+24 |
1 |
32 |
中医院校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
赵淑明 |
河北中医药学报 |
2008(01):45-46 |
1 |
33 |
医学生后期教育中的医德培养 |
丁旭 |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
2008(03):415-416 |
1 |
34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科建设刍议 |
丁旭 |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
2008(05):158-160 |
1 |
35 |
浅议故事化案例教学法在实验诊断教学中的实施 |
梁文杰 |
中国实验诊断学 |
2008,12(12):1605-1606 |
1 |
36 |
浅谈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丁旭 |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
2008(02):73-75+82 |
1 |
37 |
我国“三个医学”在医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李恩 |
疑难病杂志 |
2007(01):60-61 |
1 |
38 |
从中西医思维方式比较看未来中医学的发展 |
李恩 |
J Chromatogr B Analyt Technol Biomed Life Sci |
2006,835(1):71-76 |
通讯作者 |
39 |
授课法与其他教学法结合改革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 |
王茹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05(06):229-230 |
1 |
40 |
“多媒体”在诊断学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及对策 |
张凤华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05(06):156-157 |
1 |
41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教学方法探讨 |
许庆友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05(06):155-156 |
1 |
42 |
加强中西医结合专科生临床技能培训的尝试 |
丁旭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05(06):244-245 |
1 |
43 |
《中医诊断学》课堂教学面面观 |
方朝义 |
河北中医药学报 |
2005(01):44-46 |
1 |
44 |
中医学发展的方法论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定位——从“谁主神明”问题讨论引发的思考 |
李恩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04(06):19-24+45 |
1 |
45 |
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模式的探讨 |
李恩 |
中医药管理杂志 |
2004(02):42-44 |
1 |
46 |
中西医结合神经学科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
贲莹 |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4(06):326-327+329 |
2 |
47 |
中医药学研究发展和创新的思路与方法 |
李恩 |
医学与哲学 |
2003(09):57-59 |
1 |
48 |
为创建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和理论体系而奋斗 |
李恩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2,22(09):648-64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