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医学专业院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培养模式单一、中医思维能力不强、临床技能较差、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中医学专业传承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了1个目标、2个并重、3个突出、4个结合的“1234”人才培养体系。1个目标,即传承弘扬燕赵中医学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真中医”;2个并重,即理论与实践并重,传承与创新并重;3个突出,即突出中医思维,突出临床实践,突出自主学习;4个结合,即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临床能力与人文沟通相结合,专业素质与医德素养相结合,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中医传承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教学理念,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突出中医经典课程地位,创设具有河北区域特色的专业课程,坚持院校-师承教育有机结合,优化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完善“理论-实训-临床”的分段式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专业社团的优势,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思辨水平和实践能力。
本研究成果的主要创新点在于,针对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创设了具有河北区域学术特点的课程体系;从理论教学方式改革、强化实验实训效果、提升临床实践能力以及充分激发学生专业社团创新活力等多角度完善培养体系,形成了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建立并完善学生专业社团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五带动”“四步法”以及“三纵三横”的立体育人网络。
实践证明,本成果在中医人才培养中效果显著,已在省内外交流,引起关注,示范作用明显。